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以赛引才,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落户江西,决定举办江西省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才聚江西·创赢未来
主办单位:江西省委人才办、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承办单位:宜春、赣州市委人才办、工业和信息化局;江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网信办、江西省委金融办、江西国控集团、江西银行
协办单位:创成汇平台
大赛设立组委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组成。
(一)参赛领域
1.新能源(未来能源)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氢能、新型储能、核能、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质能源。
2.有色金属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铜基新材料、钨基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稀贵金属材料等。
(二)赛道
分初赛、复赛、决赛进行。
(三)参赛对象
每个赛道分为企业组和创客组2个参赛类别。
企业组是指参赛对象为已注册的企业,参赛项目拥有产品、技术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
创客组是指参赛对象为尚未注册成立企业、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团队,参赛项目包括创意、 产品、技术等。
1.企业组参赛条件
企业组人选须为企业的主要创办人或主要股东〔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股权(含技术入股)比例不低于10%〕,或企业核心技术持有人且技术持股;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有较大潜力;
拥有目标一致、结构合理、合作紧密的创业团队。
同时,人选所在企业须在中国境内注册;
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无不良记录。
2.创客组参赛条件
创客个人或创客团队带头人一般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团队核心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人;
对业绩特别突出或者急需紧缺人才,经主办单位审查,可适当放宽学历等条件;
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应归属参赛团队核心成员,与其它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企业创新项目不得参加创客组比赛。
已当选两院院士的;尚在支持期内的国家级或省级人才;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企业或个人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不得参赛。
此外,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赛,近三年“创客中国”全国50强项目不得参赛。
(一)报名(2025年7月10日前)
参赛者可登录创成汇平台(https://www.cchccc.com/home)直接注册报名,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参赛者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如有刻意隐瞒或资料造假现象,取消报名参赛资格。大赛注册报名系统开放至7月10日,未在大赛官网注册和上传参赛信息的不得参加大赛。
(二)复赛(2025年8月20日前)
比赛地点:新能源(未来能源)赛道在宜春市举办、有色金属赛道在赣州市举办。
比赛形式:采取线下路演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
参赛保障:对参赛选手,由承办设区市免费提供赛事期间的食宿,对省外参赛选手,一并据实报销往返交通费。
(三)决赛(2025年9月上旬)
比赛地点:南昌市。
比赛形式:采取线下路演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
赛前培训:大赛前2天,针对进入决赛选手举办训练营。
参赛保障:对参赛选手,由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赛事期间的食宿,对省外参赛选手,一并据实报销往返交通费。
(一)奖项设置
对决赛评出的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分别给予奖金30万元、15万元、8万元、2万元。
(二)金融政策
投资支持:决赛一、二、三等奖且在我省落地实施的项目,由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的政策型直投基金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的股权投资。同时,由项目承接地母基金叠加进行股权投资。
信贷支持:决赛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项目所在企业分别可获得最高5000万元、4000万元、3000万元、2000万元信用贷款,获奖选手可获得最高200万元低利率个人信用贷款服务。开辟授信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快速审批、及时放款。
上市服务:对符合上市条件且有上市意愿的企业,优先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开展针对性培育辅导,组织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相关专家对企业开展规范经营培训和市场、资本对接,科学规划企业上市路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区域股权市场“绿色通道”机制在新三板挂牌,打通创新型企业进入公共市场的“快车道”。
(三)人才政策
对获奖项目带头人:一等奖获得者(排序第1位的),符合“赣鄱英才计划”基本申报条件的,可直接入选“赣鄱英才计划”,按政策给予30万—6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和100万—200万元的项目资助,认定为省级C类人才,享受相应支持政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者(排序第1位的),分别直接认定为省级D类、E类人才,享受相应支持政策。
(四)项目落地服务
建立大赛落地项目库,项目落地所在设区市、县(市、区)、开发区(园区)配备服务专员,综合运用人才支持政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项目落地服务保障。
以上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尚未在赣注册企业的获奖项目,需在赣落地运营满1年后享受;已在赣注册企业的获奖项目,需在赣注册满1年后享受。
申报联系人:肖先生(1382655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