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江苏省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常熟东连太仓,南接昆山、苏州,西邻无锡,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素有“江南福地、常来常熟”美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文明史、1700多年建城史,以悠久人文、秀丽山川、丰饶物产著称,享“鱼米之乡”之名。市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辖8个镇、6个街道,常住人口168万,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0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5亿元,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4位。目前,常熟拥有众多知名企业,产业涵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上持续发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产业集群特色鲜明,载体平台配套齐全,营商环境优质高效。
高新区管辖面积138平方公里,多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1亿元,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这里吸引力十足,成功引进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项目,其中3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58个,像大众、丰田、西门子、中国一汽等知名企业均在此布局。
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了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领域,有52个由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汽车项目;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三菱电机自动化等知名装备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区内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转型;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高技术服务集群。
高新区还荣获了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在功能布局上,涵盖昆承湖创新湖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沙家浜红色生态景区。其中,昆承湖创新湖区规划总面积约46.4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一湖十岛”,聚焦半导体、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致力于实现“湖城相拥、产城相融”。
常熟地处长三角腹地,凭借“高铁、高速、高架”为一体的立体高效交通体系,在区域交通网络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公路交通:常熟与周边主要城市联系紧密,驾车30分钟可达苏州、无锡、南通;60分钟可至上海、常州、嘉兴;120分钟便能抵达南京、杭州,畅行长三角主要经济节点城市,为区域间的商贸往来与人员流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铁路交通:沪苏通铁路极大缩短了常熟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前往上海虹桥仅需25分钟,到上海浦东也只需45分钟。南沿江高铁的开通,让常熟至南京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通苏嘉甬高铁则让常熟到南通、苏州、嘉兴、杭州都仅需15分钟,使得常熟深度融入长三角铁路网,加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航空交通:航空出行上,常熟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需60分钟,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120分钟,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耗时45分钟。便捷的航空交通,为常熟连接国内外市场,开展国际商务交流、旅游等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常熟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天然优势,能够实现江海联运,进一步拓展物流通道,提升货物运输能力。多维一体的交通区位优势,让常熟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汇聚资源,释放发展活力,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兴业与生活宜居之地。
常熟以完善配套赋能发展,构建宜业宜居生态。产业配套上,聚焦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布局氢能源、生命健康等“5+X”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集聚三菱、三一重工等企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载体资源丰富,有UWC+创新岛、百富科创中心等,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规划布局科学,以“一年定框架、十年展新城”推进“一湖十岛”建设,打造“湖城相拥、产城相融”园区。生活配套完备,商业有永旺梦乐城等,中高端住宅涵盖金茂智慧科学城等;高端酒店如昆承湖日航酒店,医疗有香港海吉亚医院等;教育资源优质,含世华学校等;自然生态优越,5A级景区沙家浜、18平方公里昆承湖,营造舒适环境,助力产城景深度融合。
聚焦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构建特色产业生态。
主导产业方向: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为支柱,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关联项目,协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联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氢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数字经济等“5+X”体系,为高端制造、人工智能赋能。
1.人才与创业支持:
人才项目扶持:常熟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A+类给予600万、A类400万、B类240万、C类160万资金;苏州“姑苏人才”计划,A类500万、B类200万、C类100万;江苏省“双创计划”分500万、300万、100万、50万四档。各级人才项目叠加,累计最高可达1850万元;重大创新团队最高获5000万元支持。
创业启动助力:聚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带高层次人才的创业项目,可参照领军人才计划适配资金,加速团队落地发展。
2.金融与融资赋能:
债权融资:银行流动资金支持最高6000万元,同时给予银行贴息50%,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投资加速:依托常熟市国发创投基金、吴越天使基金,及高新区开创创投基金,为优质项目打通“创投资金+产业发展”链路。
3.配套与发展激励:
创新奖励:提供重大技术攻关奖励;鼓励高企申报、专利挖掘,通过认定后给予专项补贴,助力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常熟构建多维人才支撑体系,深度链接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0多所知名院所,推进校地融合,与常熟理工学院共育应用型人才。人才资助上,有高端人才计划、优秀人才贡献奖励、紧缺人才薪酬补贴;海外人才借“海鸥计划”柔性引入;落户政策涵盖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申请;安居政策提供购房安家补贴、乐居工程、优租房申请,全方位为人才发展护航,储备专业人才。
对接联系人:肖先生(1382655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