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 这里,为何令年轻人“宜”见倾心?
浏览量:537 2022-11-17
近日,宜兴国际未来社区揭开面纱。聚焦国际化标准,时尚的外形设计、公共资源“围着人才转”,这样的一座未来社区为宜兴人才招引打开了多重想象。从传统的人才公寓进阶到现代化的国际人才社区,背后正是宜兴立足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吸引力的一个有力缩影。
今年,我省确定了25个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宜兴名列其中。试点期间,宜兴计划从城市建设、创业平台打造、城市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打造青年人才向往之城、希望之城。事实上,聚焦青年人才工作,宜兴早已谋划并深入实践。立足长三角,宜兴在生态人文、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较为突出。
在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下,宜人之城,如何以国际化思维汇聚更多有为“兴”青年,让不同发展途径的青年都能在宜兴这座城找到“赛道”,实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成为宜兴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点。
01开放包容的“第一窗口”,让人才“看见”宜兴
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有间温馨的小屋无疑是对心灵最大的抚慰。
今年8月,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郭宸仪接触到了“宜兴欧美同学会”负责人邵焜琨,在宜兴国合基地实习。初次来宜兴,宜兴为她准备了一个“小惊喜”,在青年驿站申请了90天免费居住。结束3个月的实习,郭宸仪正式入职国合基地,留在了宜兴。
“驿站切实解决了就业‘小白’的难题,让我初次接触宜兴就感觉很温暖,如今已被这里的就业氛围所吸引。”郭宸仪告诉记者。
打造让人才看见宜兴的“第一窗口”,城市需要有足够的开放包容度。
早在2020年,宜兴就率先建成了无锡首个住宿类青年人才驿站。今年,宜兴不但将驿站免费住的时间从7天延长至90天,同时扩大建设范围,设立载体类、休闲类驿站,为青年提供良好的创业、休闲等城市空间。目前,驿站共有注册会员近800人,累计申请入住超300人。
来到宜兴,便能“宜”见倾心。“青年渴望的友好氛围、发展环境,必然需要在事关个人就业、教育、住房、婚恋等问题上,有切实可靠的‘减压阀’。”宜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擦亮“宜”见倾心人才服务品牌,宜兴聚焦青年人才“急难愁盼”,从细处着手,推出暖心服务。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兴团市委就当起了“红娘”,推出“一拍即合,兴有灵犀”、宜见青心等活动专为青年提供交友平台。
针对高层次人才,宜兴还定期举办亲子夏令营活动,促进人才间的交流,更好感知宜兴。连续举办五年的“青凤来宜”暑期实习双选会,累计为高校学子提供3000余个实习见习岗位。
如今,随着“百企千才高校行”“陶都名企高校行”等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宜兴高校“朋友圈”已扩大至40所。
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已成为青年人才关注的焦点。今年,大赛共吸引全球超2300个优质人才团队报名参赛,与去年相比实现翻番,而落地项目同样创下新高,共签约落户项目106个。
青年人才的落户推动的是城市创新力的提升。2019年至2021年期间,宜兴申报立项的“陶都英才”项目已从28个增长到58个。
02在宜找到“赛道”,打造青年人成长的希望之城
青年发展型城市聚焦的不仅仅是“面上友好”,更是要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从零开始陪跑,在不少新宜兴人眼里,这座城市正在从“兴业之地”变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看中“环保之乡”的发展优势,2021年,周海将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在摘得桂冠后,周海将便在宜兴成立了雷茨悬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来到宜兴,带给周海将的惊喜远不止这些。宜兴市委人才办、团市委等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对接厂房资源,协助企业办理落户宜兴等手续;宜兴市招才引智工作站——创成汇平台江苏运营中心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荐、供应链整合等服务。据周海将透露,今年,企业应税销售额有望实现2000万元。
今年,宜兴对陶都英才政策进行了第四次优化,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从乡土人才到战略科学家,从高技能人才到大学生,都能从中找到一条符合自己的支持政策。
为人才项目提供金融保障,除了政府提供的项目资助外,今年宜兴全力打造人才金融联合体。实质化运作1亿元市级人才天使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按不超过企业股权比例的20%,给予股权投资。
为发挥人才天使投资基金投早投小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今年,宜兴还专门出台《宜兴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原有的跟投模式和最高2000万元标准调整为直投模式和最高300万元标准。
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宜兴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创业热土。
今年,宜兴出台《“科创宜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全面实施“331”行动计划,发力打造国际化科创之城,打响“科创宜兴”品牌。以科创载体建设为例,宜兴取得重大突破。围绕“2+3+N”产业链体系,生物食品研究院、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中特嘉耐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成功落户。
截至目前,宜兴已建成各类科创载体超30家,总投资超百亿元,为青年创业就业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平台。
03双向奔赴,让青年圆梦与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千年陶都正青春。眼下,陶都科技新城正在加速建设,培源科学城规划也将于近期发布,在区域内率先启动核心区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也涌现了许多突出成果……向上生长的宜兴正在创造、释放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在呈现更多的国际化青年元素。
近期,蜀山陶集首届中国陶都咖啡拉花大赛、中国内河帆船联赛、2022CBDF中国杯国际标准舞巡回赛将在宜兴上演。
如今,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宜兴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产业的快速突破正是科创、人才赋予的强大动力。目前,宜兴已集聚了中环领先、雅克科技、德融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也孕育了一批功率半导体配套企业,涉及集成电路原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链日趋完善,宜兴已初步成为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重要基地。
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依托总投资30亿美元的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已实现了8英寸和12英寸硅片的规模化量产。据悉,该企业本科以上人才占总人数的44%,硕士和副高及以上人群中,30岁以下占比达62%。目前,包括中环领先在内,“中环系”企业接连落子宜兴经开区,相关项目累计投资额超500亿元。
在江苏博砚电子,企业掌舵人宗健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光刻材料,填补了国内企业对光刻材料研究的空白。如今,博砚电子不仅培养出了省双创人才赵榆霞、省双创博士章宇轩等一批优秀人才,更为宜兴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来源 | 无锡日报 发布 | 祝余
创成汇平台
创成汇是一家全球专业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平台,旨在以线上系统为服务载体,整合国内外优质双创资源,采用大数据、智慧智能等高新技术理念和互联互享的物联网先进产业模式,从而搭建起政府、企业、人才、资本、园区、创服为一体的生态链,助力各地政府打造双碳园区、低碳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助力当地双碳目标加快实现,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
至今,平台已服务政府机构358+家,平台入驻创新型企业138000多家,高层次创新人才20000多位,入驻深创投、英诺天使、朗玛峰创投、梅花创投、凯辉基金、毅达资本、启赋资本、星瀚资本、同创伟业、东方富海、达晨创投等国内知名机构投资人900多位,拥有超百万线上创业资源。
我们提供优质的双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三招三引(招才引智、招企引税、招商引资)、投融对接、创业孵化、科技园区运营、产业基金运营、双创平台运营和离岸孵化器等。
暂无记录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