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赛

官方媒体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APP下载

在线客服

客服杨女士

资讯速递 > 重庆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浏览量:1161 2021-01-18

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关于制定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共重庆市南岸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南岸是重庆都市圈中心城区中部历史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生态之城的核心部分,科学制定“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于我区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支撑、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建设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共重庆市南岸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要求,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南岸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的科学指挥下,我们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八项行动计划”,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经济基础更坚实。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预计2020年全区GDP突破800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十二五”末的0.8︰45.3︰53.9调整为0.5︰38.2︰61.3,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五年翻一番”,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60%以上,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大文旅、新经济“四大一新”现代产业体系逐渐成型。重庆经开区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跻身前30强、排名第26位,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主引擎。

——发展动能更强劲。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依托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重庆市5G产业园、重庆软件园等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创新平台、主体、人才、生态不断优化,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研发平台194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8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230家、1110户。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产业规模突破900亿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3%。

——绿水青山更美丽。广阳岛房地产开发踩下“急刹车”,岛内生态修复项目一期工程亮相,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巴渝版现代“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持续深化南山、明月山生态保护治理,整治南山违建93.8万平方米,违建别墅、违规“民宿”、“大棚房”、“两江四岸”船舶码头等专项整治任务圆满完成,有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退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更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完成中央、市委部署改革任务538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放管服”、国资国企、医疗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扎实推进,改革综合效能不断提升。内陆开放门户建设步伐加快,重庆经开区、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开放平台融合互动,累计利用外资44.8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65亿美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2.25倍、1.06倍。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210家,在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3家,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

——城乡品质更精致。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有机更新极大提升城市品质,累计新增、改造绿地849.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7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96%,“城市会客厅”功能愈发彰显,城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三生四宜”品质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启动建设,生态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发展更繁荣。连续6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全国试点,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茶园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加快推进,特色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全覆盖,“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效能。弹子石、龙门浩等历史街区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示范基地落地,重庆国际马拉松、“双晒”等活动极大提升城市影响力。

——民生保障更温暖。扎实做好对口帮扶石柱、巫溪工作,全部区县级建档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完成市、区重点民生实事118件,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得到解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3.3万人,成功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全区中小学标准化率达85%以上,推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建成投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社会治理更高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圆满结项,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岸实践,连续4年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最佳案例,形成了“三事分流”“三调合一”等一批在全市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创新社会治理品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政府债务整体绿色可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如期收官,平安南岸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建设更有力。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组织建设推进有序、思想宣传引导有方、统一战线聚力有为、政法护航坚强有力、监督执纪精准有效,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增强,广大党员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为。疫情期间,火线发展党员11名,20支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突击队下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有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工作就有方向、发展就有希望;只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有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力量;只要全区上下同心、团结一心,主动作为、事在人为,就一定能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只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全区上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奋力谱写南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令人振奋,但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全市看,主导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短板比较突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还不够强。从全区看,一系列老问题和新挑战亟待解决。一是高质量发展基础不牢。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较低,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发展新动能仍需进一步培育,经济规模在主城都市区排名相对靠后,与中心城区的地位还不匹配,带动能力不足。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要素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人才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队伍匮乏,创新创业环境亟需改善。三是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明显。空间阻隔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对外大通道不足、内部“微循环”不畅。四是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繁重,污染防治成效有待巩固。五是民生保障还有差距。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质量不够优,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老旧散小区改造任务重、难度大,城市品质与主城都市区“极核”定位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精细化管理还有短板,平安南岸建设还存在不足。

3.“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南岸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大机遇。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发展注入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考察调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改革发展导航定向,亲自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使重庆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力释放。二是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赋予新使命。南岸地处“两江四岸”核心区,是主城都市区中部历史母城重要组成部分、东部生态之城主体部分,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长嘉汇城市会客厅、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商务区等一批全市战略牵引性项目集中布局,全市六张城市功能“新名片”中南岸独占其二,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将极大加速人口、资金、产业等要素集聚。三是产业战略布局壮大新动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南岸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走在前列,加速集聚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大文旅、新经济“四大一新”产业发展要素,同时承担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智能产业密码应用示范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重要任务,有基础有条件赢得先机。四是多重政策红利汇聚释放新活力。南岸承载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多重政策利好。特别是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和全市在财税、金融、企业帮扶等方面政策力度空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有利于我区加快补齐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筑牢未来发展基础。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培育新优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南岸变内陆腹地为开放前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有助于加快培育开放新优势,激发改革新动力,释放发展巨大潜能。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乃至二〇三五年,南岸面临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契机,将迎来增长动力深度转换、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城市能级蓄势跃升的关键窗口期。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确保南岸各项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力前进。

二、“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

4.“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重庆经开区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做改革的先行者、发展的排头兵、创新的弄潮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5.“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大内陆开放力度,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对南岸的发展定位,充分考虑我区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今后五年,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全区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区域影响力大幅提升,重庆经开区经济主引擎作用更加彰显、对外开放走在全市前列,长嘉汇城市会客厅的环境吸引力、产业引领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实现“大变样”,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商务区初具规模,南坪、弹子石片区焕发新活力,南山、明月山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高端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初步建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支撑、带动、示范作用。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6.5%以上,占全市比重进一步提升;重庆经开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深入推进,工业亩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优势明显增强,数字经济支撑作用更加强劲,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装备制造、智能终端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大文旅、新经济“四大一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型。

——高品质生活实现长足进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分配结构明显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更加深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三生四宜”品质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区域内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充分彰显,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效应更加凸显。

——经济发展活力充分迸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对外大通道体系更加完善,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综合效应充分释放,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3%以上。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加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效持续巩固,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区、体育强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社会治理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高。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三事分流”“三调合一”等工作机制广泛推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平安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全区上下要盯紧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在关键处落好子,促进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优化升级;以长嘉汇西部金融中心为引领,全面提升金融发展能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为引领,保护好一方山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走高品质生活之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以城市更新、品质提升、民生改善、安全保障为引领,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精心塑造城市形象,用情提升城市温度,有效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为引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引领,抓深化改革促一流市场化环境,抓法治建设促一流法治化环境,抓对外开放促一流国际化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深化平安南岸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7.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区将同全国、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〇三五年,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的支撑、带动、示范作用更加突出。到那时,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量质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产业体系更加集约高效,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建成“智造重镇”先行区、“智慧名城”示范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内陆开放新门户全面建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更高水平,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大幅提升;科技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和健康南岸基本建成,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主城都市区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集中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颜值和气质;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

向创新要动力、向市场要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成渝科创走廊建设,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使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成为更多重要科技成果诞生地、转化地。

8.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以重庆经开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发挥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和在区高校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支持川渝共建道路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大数据智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加快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生态环境学院建设。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争取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打造西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要素集聚中心。依托现有优势产业,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为路径,加快建设一批符合南岸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创新集聚区。依托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在区高校资源,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助推高校“双一流”学科和专业集群建设,打造创新资源聚集地。

9.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好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逐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协同攻关,支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高水平建设重庆经开区(深圳)协同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级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等高成长性、带动性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更多企业“升规上限”。

10.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用好“重庆英才”“巴渝工匠”品牌,积极对接“千人计划”“鸿雁计划”“两江学者”等国家、市级重大人才项目,完善南岸区高层次创新人才、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培育政策,加快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吸引集聚领军人才。实施产业人才攻坚行动,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智能智造等重点领域,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等人才专项,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在区高校、职业学校与区内重点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加大高校毕业生本地引留工作力度。

11.优化提升创新环境。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全国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探索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青年人才免费提供创业工位,加快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促进科技开放合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要经济中心新支点

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构建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大文旅、新经济“四大一新”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2.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集群。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优势,盘活低效用地、闲置资源,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依托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医药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产业,大力推动总部研发、高端制造、商贸流通、医疗康养和健康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重庆经开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13.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融合化、集聚化方向,总结推广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效优质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建设长嘉汇西部金融中心,全力推进广阳湾金融科技城、重庆时光创新金融小镇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培育设计产业,建设国家级数字智能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发展建筑、产品、服装等创意设计,打造“重庆·设计之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深挖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广阳岛—南滨路—南山—长迎广峡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积极培育智能化新产品、新模式、新职业。

14.培育发展都市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规模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培育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科普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动农业品质提升,依托重庆南山旅游度假区,打造盆景、石斛、樱花、民宿精品产品,促进农业与旅游、餐饮、康养、度假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完善农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大力培育“南山盆景”“广阳枇杷”“吴小平葡萄”等品质高、口碑亮的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以及创意农业。

15.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抓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强区,助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培育壮大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重庆市5G产业园、重庆软件园等平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支持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成一批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围绕工业互联网、软件及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方向,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培育软件产业生态圈。聚焦智慧创新生态城建设目标,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路径和运营模式,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数字警务以及数字新生活等领域,通过打造一批智能化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一批系统化集成性智慧产品,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能级。加快国家智能产业密码应用示范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做强做优商用密码产业,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

五、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一手抓自身市场建设、一手抓外部市场融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16.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联盟,建立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有关地市的协作机制,推进产业转移、要素配置、科技研发等领域合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巩固传统贸易伙伴,以中南半岛及东盟为重点,扩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支持区内有关单位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等。高水平谋划建设弹子石—鸡冠石“长嘉汇国际迎宾半岛”,培育外事活动和涉外商贸等国际交往功能,助推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17.推动消费升级。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趋势,加快集聚优质消费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提升传统消费,推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建设南坪智慧商圈,加快南城天街建设,打造弹子石世界知名商圈,提升南滨路商业业态,加快江南新城大型商业设施布局,优化布局数字经济街区、市级步行街等项目,推动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做活假日经济,构建商旅文体互动的消费促进体系;点亮夜间经济,以南滨路为重点,打造市级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街;发展平台经济,加快南岸电商直播基地建设,持续开展春雷计划、直播带货、汽车促销等活动。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8.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以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长嘉汇城市会客厅、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商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加快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通信网”“能源网”“安全网”“物流网”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落地建设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储备,全力向上争资立项。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

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聚焦“两中心两地”建设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努力在全市“一区两群”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9.强化战略担当。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实施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紧扣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功能定位,集中力量做靓长嘉汇、广阳岛城市功能新名片,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努力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发挥主城都市区“极核”作用,以南岸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

20.落实战略任务。深入推动产业联动发展,抓好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合作备忘录落实,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智造等优势产业,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构建成渝地区经开区联盟,鼓励在区科研院校、企业和双创平台积极参与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科研院所联盟和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创建。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建立健全与渝中、江北、巴南、涪陵、石柱等长江上下游、左右岸区县生态环境共保共建合作机制,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推动工业污染、城市排水、环境风险隐患等协同管理。推动改革开放共促共进,加强与渝北、两江新区、巴南、綦江、南川、万盛经开区的交流合作,推动主城都市区东部槽谷一体化发展,增强对“两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南岸经济腹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落实成渝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备案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等事项互认政策,深化与成都兄弟区县共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推动与龙泉驿区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关爱服务、社会组织发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加快实现与龙泉驿区及成都市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21.完善战略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与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党政联席会议和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与成都高新区、广安经开区战略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规划协同、产业联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公共服务等专项合作机制,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及项目。落实“一区两群”对口帮扶,进一步完善与石柱、巫溪对口协作机制。

七、优化战略空间布局,打造“三生四宜”品质城市新样板

坚持产城景人文融合发展,突出统筹设计、分类指导,加快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和战略发展布局,统筹推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2.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认真落实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发展能级。高水平建设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以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为引领,坚持岛内岛外联动、岛湾一体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布局重大功能设施,大力推广智能化场景应用,探索未来城市新形态。精心打造长嘉汇城市会客厅,以南滨路为重点推动“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深化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创经济、总部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商圈经济,着力打造历史人文风景眼、山水城市会客厅和商业商务中心区。高质量发展重庆经开区,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重庆市5G产业园、重庆软件园,加快开放通道、平台、主体建设,打造重庆经开区升级版。有机更新大南坪集聚区,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大南坪区域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和城市价值整体提升。加快建设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商务区,强化站城一体化建设,坚持开放口岸、通道、平台一体谋划,以交通流带动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打造东部槽谷高铁经济区。保护提升南山明月山生态涵养带,持续深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修复,高品质建设南山城市山地公园,联动发展明月山与迎龙湖片区。编制完善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重庆经开区、大南山、重庆东站等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高标准开展整体城市设计,合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3.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坚持在“外联”和“内畅”上下功夫,积极融入出渝出川大通道和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设,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高铁重庆东站、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湘高铁、渝万高铁以及沿江货运铁路建设,提速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延伸段、城轨快线24号线和27号线建设,加快慈母山复线隧道、江南隧道等外联主干道建设,打通对外“大通道”。加快“五纵六横”快速路网建设,加密城市路网,优化弹子石、南坪等区域交通,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农村路网提档升级,推动农村公交线路全覆盖;巩固上新街片区智能交通改革成果,加快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畅通内部“微循环”。实施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整体提升工程,优化公交线路规划布局,推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融合发展。

24.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方向,加快推动一批城市更新、品质提升、民生改善、安全保障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南坪、弹子石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建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通过片区统筹改造等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试点改造,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培育小区自我造血功能,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子;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精心打造弹子石老街、慈云寺老街、龙门浩老街、黄桷垭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城市风貌塑造,持续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建设一批山城步道、城市阳台、市民公园,持续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让市民共享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动智慧排水及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大病险水库整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火灾防控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深入推进“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扎实开展三轮车、闲置地块、城市边角地等专项整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推动大城勤管、大城严管、大城实管,加快南岸智慧新城管系统建设,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理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管理跨部门协作。

2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探索“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推进保留村规划编制,重点抓好燃气、饮水、物流、道路、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抓好改厕、污水和垃圾处理、违建整治等重点任务,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立健全城镇人才返乡创业激励机制和入乡交流机制,支持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积极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承包地流转管理制度和交易机制,探索“镇村集体流转、股份合作型流转、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型流转”等土地流转方式。探索建立宅基地统一管理机制,持续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完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创新受益模式,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快速增长。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八、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入贯彻中央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为全市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

26.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企业集中统一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效率导向的国资经营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明确各类型企业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监管和考核,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深度转换经营机制为主线,依法确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服务企业上市工作,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7.优化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加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招商引资政策协同性,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增强招商引资精准性、专业性。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融建管运”一体化运作机制,强化项目池、资金池、资源要素池对接,提高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稳步推进重庆经开区新型产业用地(M0)改革试点,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有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镇(街道)、板块事权和责任,充分调动基层谋发展、培税源、抓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经济板块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板块发展活力。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灵活。优化房产开发项目综合验收程序,探索推行新建项目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前置验收机制。持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探索开展改革第三方评估。

28.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企业设立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着力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减材料、减审批、减跑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优化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一窗综办、集成服务”,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数字政务、智慧政务建设,促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坚持和完善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双向打分制”等制度机制,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发布、解读机制,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处置机制。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建立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抓好《民法典》贯彻落实,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和企业家合法人身、财产权益。提高城市“时尚气质”“活力指数”,让南岸成为投资发展的沃土、创新创业的热土、成就梦想的乐土。

九、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新门户

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助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9.打造重庆经开区对外开放门户。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高标准参与实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围绕金融服务、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交通物流、现代服务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引领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聚焦专业服务、工业设计和总部经济等高精尖领域,大力培育和引进国家级双创平台以及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打造新经济总部集聚区。依托重庆东站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广泛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示范引领内陆开放。依托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推动重庆经开区与长江经济带各开发区深度开放合作。

30.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争取首批全市服务业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支持机电、化工、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传统支柱产业开放发展,支持外贸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市场多元化布局等方式转型升级。鼓励传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设备进口。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做强一般贸易,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积极发展数字贸易业态,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深化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大数据、大健康、金融科技、智能智造等领域,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创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31.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卫生城区建设为抓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等重大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宣传普及、研究阐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选树道德模范、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富民兴渝贡献奖、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持续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3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南岸区融媒体中心。加快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实施文化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挖大禹、宋窑、抗战文化内涵,保护提升龙门皓月、黄葛晚渡、字水宵灯、海棠烟雨等“古巴渝十二景”,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弹子石摩崖造像、广阳民间故事会等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优化文化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构建“书香南岸”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用好《挺进报》旧址等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展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3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巩固拓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建设西部领先的全市文旅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式文化旅游高地。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办好重庆国际马拉松、重庆全球旅行商大会、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游交会、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国总决赛等品牌文化体育活动,壮大体验经济、赛事经济、会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新媒体、动漫、游戏研发等产业,加快文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培育文化产业新优势。

十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名片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4.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道法自然,以“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知行合一”的人文境界,精心打造“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一体推进“江、山、岛、湾、谷、湖”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争取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在区设立。加强水灾害防治,建设安澜长江。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加强“两江四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消落带治理,深入开展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整治行动,强化航运污染防治,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推进“两江四岸”整体提升和南山、明月山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石龙村、莲花村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促进“散乱污”企业规范发展,加强森林防火防害,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持续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

35.持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南岸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一湖两河”综合整治,补齐地下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控制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南山闭矿区生态修复和长生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提升土地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加强噪音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营造安静绿色生活环境。

36.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广阳岛片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努力把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负面清单,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企业、产业、园区绿色改造、循环发展,积极开展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建设零碳示范园,推动西部环境交易中心落户南岸。发展绿色建筑,加强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研究。深化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积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37.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制定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考核指标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持续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建立健全审计与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十二、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8.以高质量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强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培训、托底安置就业和帮扶,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江南之星”品牌打造,大力推广智慧就业信息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积极稳妥化解欠薪难题。

39.拓展优质教育覆盖面。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建设成果,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广阳岛片区优质学校建设。完善招生入学办法,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就读享受同城待遇。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共建。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积极支持青少年海军航空学校、国科大附属科技中学等合作办学模式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双高”建设,依托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建好全国积极心理健康实验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40.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南岸行动,全面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建等级疾控中心,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支持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等融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市五院迁建、中医院迁改建工程,支持以市五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建设,加快“一镇一卫生院、一街道一中心”建设,丰富医疗资源供给。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支持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开展中医药研发创新。积极推进医保改革,开展门诊共济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提档升级江南体育中心等重大体育设施,加快牛头山体育公园建设,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41.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抓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探索统一城乡低保,完善城乡困境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积极参与共建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全覆盖、监督管理全覆盖和普惠政策全覆盖,加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深入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城南家园、江南水岸公租房管理,强力整顿违规转租等乱象,将常住人口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努力实现在区居民住有所居。

4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以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为抓手,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化“枫桥经验”南岸实践,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巩固提升“三事分流”“三调合一”等成果,不断完善城乡村居民自治。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沉,打造“综治中心、调解中心+网格化、智能化”服务管理一体化运行模式,推动群众困难就近解决、群众矛盾就地化解。推动“13200”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法治宣传,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加强大数据智能化等应用,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难题。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平安南岸建设新水平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完善平安建设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43.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坚决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深入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扎实开展反*斗争,依法处置宗教非法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中小学课堂、讲座论坛、学生社团等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安全运行预警监测,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44.突出抓好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防范处置经济违法犯罪,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安全,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妥善处置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风险,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推进铜锣峡地下储气库建设,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45.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校园、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和旅游景区等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统筹推进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坚持预防预备与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雪亮工程”拓展运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犯罪,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深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6.深化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成果,全面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要求,健全领导管理、组织指挥和工作运行体制机制。持续夯实民兵队伍建设,建强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拓展新域、新质、新兴潜力资源和力量体系建设,推动实战化训练演练与信息手段集成应用,整体提升应战应急保障能力。推动重大基础项目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实现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聚力抓实全民国防教育,创新培养国防动员人才,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十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战略成果。

47.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抓经济见政治,讲政治要抓经济。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建立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细落实。尊重经济规律,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48.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实干实绩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坚持不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

49.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注重在日常考核和巡视巡察中考察识别干部、注重在实干实绩和基层干部群众反映中考察识别干部,严把政治标准、实干标准、实绩标准,“相马式”与“赛马式”相结合,着力把符合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细化容错免责操作细则,不断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更好的用武之地。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加大村(社区)等基层干部培养力度。

50.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法治南岸建设,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51.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贯彻落实本次区委全会部署,制定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坚持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唯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机制化、政策化、项目化、事项化落实。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南岸落地落实。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奋力谱写南岸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894100c8-0b09-48dc-9d53-a52ddae060d8.jpeg

点赞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