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赛

官方媒体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APP下载

在线客服

客服杨女士

资讯速递 > 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浏览量:1012 2021-01-21

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7日中国共产党襄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襄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客观总结我市“十三五”发展,全面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新发展阶段襄阳的历史方位和远景目标

1.“十三五”的发展为襄阳步入新时代奠定坚实基础。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前瞻眼光把握大势、以系统思维部署工作、以务实作风担当实践,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奋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减量化增长为抓手、十大重点工程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经济总量在省内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跻身全国城市50强,位居汉江流域同类城市首位。

城乡面貌加速蝶变。中心城区“一心四城”都市空间格局不断优化,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有序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同步提升,县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推进,襄阳昂首迈入高铁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区域性统一评价”、“无申请退税”等改革经验全国推广,襄阳自贸片区建设提档提速,外向通道达到9条,西连、东进、北拓、南延的外贸格局基本形成。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346个贫困村出列、37.5万贫困人口脱贫,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贫困县“摘帽”,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襄阳战疫”取得决定性成果,社区治理改革逐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得深、走得实,“三安行动”有特色、接地气,“作风建设年”、“落实年”、“担当年”、“攻坚年”活动环环相扣、接续发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巩固。

回顾“十三五”,襄阳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襄阳最大的实际,县域经济不强是襄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襄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域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发展质效、城市功能,与“一极两中心”地位还不相适应;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快,主导产业接续成长不力,交替领先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首创性改革不多,促进开放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社会治理水平仍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及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期盼尚有较大差距。

2.新发展阶段对我们开启新征程提出新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全面、辩证、长远、系统的眼光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开好顶风船,打好主动仗。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我们必须加快重塑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调整重塑趋势,瞄准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生命科学、前沿材料等开展项目攻关、技术改造,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主导产业交替领先,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整体效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区域极化与城市分化加速演进,我们必须加快形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发展,进一步明确城市的价值选择和运营逻辑,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巩固中心城市地位,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要素资源吸附力、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襄十随神”城市群辐射引领作用,着力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构建比较优势明显的区域经济体,抱团融入新发展格局。

长期性问题与突发性风险交织叠加,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矛盾挑战、跨越风险关口,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好较长时间应对严峻外部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善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稳定秩序与激发活力协调并重,我们必须不断凝聚多元力量、实现动态平衡,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发展与治理良性互动,使城乡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确保全面小康底色更靓、成色更足,围绕就业、收入、就学、社保、医保、住房、环境等各方面需求,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3.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特色鲜明、结链成群的产业体系,新经济蓄势突破、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建成主体多元、活力迸发的创新体系,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创新活力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活动广泛深入,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之城;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交通网络立体拓展,物流通道快捷畅达,服务和消费不断升级,成为汉江流域城市群的引领者;建成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资源要素高效集散、内外贸易繁荣兴盛,成为汉江流域对外贸易和产业合作的桥头堡;建成保护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有机融合,生态系统质量和环境稳定性全面提升,成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成智能精准、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高效能治理成果和高品质生活,成为全国同类城市市域治理的示范标杆。

二、遵循科学规律,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锚定“一极两中心”建设目标,突出强产业、强功能、优环境、优治理,以改革牵引、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力,以智能升级、绿色转型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协调均衡、开放共赢开拓发展新空间,以文化铸魂、法治赋能丰富发展新内涵,以民生改善、福祉提升彰显发展新成效,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襄阳贡献”,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的“襄阳样板”,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排头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遵循。

——坚持更高质量的发展。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促进制造服务化、服务贸易化、贸易平台化、平台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提升。

——坚持更有效率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标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市场运行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行政服务效率全面提高。

——坚持更加公平的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紧盯健康、教育、生态、文化等新刚需,促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精准匹配,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动态平衡,让改革创新、治理优化、发展转型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更可持续的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构建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体系、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体系、多元共治的生态制度体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更为安全的发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政治安全、生命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项安全,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确保社会整体面、经济基本盘、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预期持续向好。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市场空间全面拓展,功能地位充分彰显,龙头作用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全面推进,成为国家智能制造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性消费中心。改革开放创造新示范。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日臻完善,产业、科技、人才、资本深度融合,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持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产业兴、经济活,环境优、市场旺,功能强、生活美,治理好、百姓乐”的实景画卷全面铺展,高质量发展、高品位生活、高效能治理相得益彰。

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加快打造“大循环”、“双循环”的区域节点。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贸易生态系统,产业垂直整合、多元融合态势和块状布局、交替领先格局基本形成,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集成共享、与周边地区良性互动,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区域创新中心、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加快打造“四大城市群”融合互动的战略链接。内畅外联、无缝对接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骨干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升;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城市功能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襄十随神”城市群龙头地位、汉江流域城市群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平原“四大城市群”合作互动、协调联动的战略链接,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厚植生态本底、鲜明生活特质,形成与绿色发展内涵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形成与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价值导向、制度安排、事业布局、服务供给,城镇乡村美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三、积极顺应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新形势,筑牢现代产业强市支撑

聚焦实体经济振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发展由粗转细、从散到聚,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势能、充沛动能。

8.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基础能力。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本,坚持补齐短板与锻造长板相结合,持续深化技改提质行动,引导传统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围绕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重要技术装备和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集中资源重点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及推广应用水平;引导企业加快关键部件进口替代、强化产业链拓展和供应链备份,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产品和装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可塑性。

9.推动新兴产业突破崛起,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积极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广泛覆盖、实用便捷的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深化智能化改造、发展“顾客VS工厂”制造模式,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关键智能装备发展,加快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仓储与物流等装备创新研制与产业化发展,加强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控制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密切跟踪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聚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批具有领跑效应的未来产业。

10.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块状布局。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图谱,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依托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推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上下游垂直整合,促进关联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补齐关键环节短板,推动纺织服装、循环经济等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强化分工协作,实现错位竞争、融合提升。依托“襄阳云谷”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链,引导各类企业“上线互动”“云端融合”。依托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粮油、襄茶、牛肉面、食用菌、特色休闲食品等农业产业集群。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和各城区培育发展头部经济、总部经济等,打造若干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集群。支持各县(市)布局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块状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发展量的跨越、质的提升。枣阳要努力跻身全国县域经济50强,宜城、谷城、老河口要全力冲刺中部50强,南漳、保康要拉高标杆、奋勇争先。

11.推进现代服务业业态优化,实现发展质效共同提升。顺应服务价值加速释放、服务经济占据主导的时代趋势,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张、业态优化。按照“生产+服务、方案+平台、软件+设备”等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服务业企业强化场景融合、创新运营模式;加快发展产业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产业;大力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实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跨领域运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商贸、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产业;鼓励信息资讯、出口贸易等领域平台经济,休闲娱乐、医疗康养等领域体验经济发展。

12.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打造区域市场枢纽。顺应服务和消费场景层出不穷、模式迭代升级态势,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加快培育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和农村消费等新消费热点,形成服务引领潮流、服务激活市场的生动局面。促进数字生活、数字金融、数字文博等业态蓬勃发展。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以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楚文化、汉水文化等为主题,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和旅游资源整合,加快精品景区提档升级,让“襄阳好风日”文化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坚持“房住不炒”,引导合理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商贸流通,统筹推进城乡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提升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推进物流园区布局调整、功能完善,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构建智能物流骨干网络;推动新物流新零售融合发展,探索消费需求预测、无人快递配送等新模式,建设汉江流域邮政业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四、全面开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集聚

坚持在更高起点、以更实举措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高效能综合性开放新平台,全面提升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效能改革策源地、高水平开放领跑者、高质量要素集聚区。

13.坚持创新蓄能,宽领域强化科技支撑。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意识,坚持“四个面向”,落实“三个第一”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先发优势。

提升科技支撑产业能力。强化基础性、通用性产业技术研发,加快在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第一方阵的跟跑能力、策源能力。积极开展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攻关,深化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等技术研究;布局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强化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攻关,深化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加快新型半导体材料、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挥航空航天科技优势,建设国家级复合材料、危险化学品等检验检测平台,深化航空应急救援、航天化学、航空金属增材等技术研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工程,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对接常态化机制,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并购重组、委托开发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参与国家标准、政策制定提高行业领域技术创新话语权。实施“与巨人同行”计划,发挥在襄央企技术、人才、设施等创新优势,促进创新成果就近就地孵化转化,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施“规进高”“小升高”行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成长,打造高成长型企业集聚区。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全面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引进,加快培养引进新兴产业创业领军人才、产业升级创新领军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先进制造技能领军人才、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人才。提升襄阳科技城、华科工研院等高端平台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加大海外招才引智和院士专家引进工作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襄创新创业。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持续抓好招校引院工作。深化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打造中国技能人才之乡。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创新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集聚。

健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抓好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加快关键环节创新突破,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跟得上、不掉队,力争一定数量的点位和领域实现领跑。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各类研发平台机构实体为结点的“蛛网式”研发组织体系,打造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创新共同体。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强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4.坚持改革赋能,全方位激发制度活力。保持改革定力、把稳改革方向、突出改革实效,强化目标和问题导向,探索实施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举措,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聚焦提升体验效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划推进改革,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加强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制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健全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保障托底的住房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模式,改善市民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着眼提升配置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资本要素配置改革,培育壮大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构建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绿色、开放、数字化金融体系。深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方式和价格机制,健全盘活存量低效用地与新增建设用地衔接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要素顺畅流动。加快数据资源市场培育,完善全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完善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围绕提升环境效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坚持单项对标、系统重塑,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权力运行流程和服务流程再造,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积极推进“无申请兑现”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有序健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良好氛围,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强化包容创新、审慎执法理念,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企业涉诉事项投诉机制、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涉企案件通报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15.坚持开放聚能,立体化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跟进、精准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依托自贸片区战略平台,因势利导丰富开放内涵,乘势而上提升开放水平,增强对接世界、服务全国、带动区域的能力。

全面畅通开放大通道。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发展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体系,巩固提升连接亚太和欧洲的双向开放通道。优化区域高速公路布局,全面建成“四纵两横一环一支”高速路网;服务支持郑(郑州)万(万州)、呼(呼和浩特)南(南宁)高铁建设,力争襄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畅通铁路物流通道,打造综合铁路物流枢纽,促进重点外向通道畅通、班列常态运行;大力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高起点建设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和汉江流域外贸集疏运中心。统筹推进机场飞行区改扩建、航线新开、航班加密、时刻优化。加快汉江航运开发,提升汉江通航等级,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加强襄阳港与沿江沿海港口合作,建立通江达海的对外水运大通道。

健全完善开放大平台。支持自贸片区创新发展路径,推广“自贸制度+实体经济”模式,探索以产业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集聚机制,健全区内区外联动发展机制,打造集实物贸易、服务贸易于一体的综合运营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及升级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引领区以及中西部内陆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重要的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验检测、销售服务中心。全力争创一类航空口岸,适时启动客货运包机、开辟国际航线。聚焦新基建、新经济,引进一批优质平台项目,壮大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积极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产业、服务贸易、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加快出口基地转型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设计机构、展销中心等,带动成套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贸易服务提质增效、服务贸易增量扩容。在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的企业。依托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全面深化跨国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交流。

五、整体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崛起新格局,形成区域协作共赢示范

贯彻“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发展要求,着眼提升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深入推进城市功能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优化,巩固提升襄阳战略区位、空间形态、人文底蕴、自然禀赋等优势,全面增强集聚带动功能、互联互通功能、开放合作功能。

16.强化城市协同功能,形成融合互补的发展格局。探索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协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开放聚合的发展共同体。积极对接国家“两纵两横”经济带和“四大城市群”,引领汉江流域城市打造“共抓大保护”示范区。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积极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生态文明共建、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共享。加强与南阳、荆门等周边城市互动合作,强化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联动发展。深入实施汉江襄阳段沿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和人口布局,形成左右岸、上下游拥江护水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集聚发展、轴线带动”的城镇发展思路,完善“一体两翼三带”区域发展布局,持续优化中心城区“一心四城”空间体系、功能形态,以枣阳、河谷组团为“两翼”,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和联结点,着力打造沿汉江特色城镇带、沿汉十先进制造业带、沿麻竹生态旅游带,形成区域发展雁阵效应。坚持多规融合、空间协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布局规划,一体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级城区为支撑、特色小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镇发展格局和功能体系。

支持枣阳打造实力更强的市域副中心城市和中部“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宜城打造汉江生态城和湖北“两翼驱动”的重要链接,南漳打造“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保康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森林康养基地,谷城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老河口打造汉江流域滨江精致城市的典范和城乡共同繁荣的样板,襄州打造中部地区“三产融合”“四化同步”示范区,襄城打造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樊城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和城市“全周期管理”样板,高新区打造区域改革开放桥头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导区,东津新区打造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鱼梁洲打造领略襄阳山水形胜的生态岛、旅游岛。

17.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打造富有引力的幸福家园。着眼未来优化设施布局,加快形成功能互补、多元组团、产城融合、开放联动的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现代化区域性功能中心。按照“四向融通、立体链接”要求,探索全新的城市空间管控机制策略,科学布局、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拓展城市设施服务功能,补齐高端商旅酒店、一线品牌卖场、特色步行街、国际会展中心等短板。精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服务设施升级工程,补齐小型停车场、袖珍休闲乐园、街头运动公园、小区物业配套等便民利民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城市轴线、环线和微循环系统建设,积极稳妥发展轨道交通,系统谋划、科学布局立体换乘网络,以公共交通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功能区块,改变城市职住不平衡、人口“潮汐式”运动的沉疴痼疾。实施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水系整治、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加快人防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防洪防涝设施,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韧性城市”建设水平。

18.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激活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把握“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自觉,使文化功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点睛之笔。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系统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提质工程,巩固襄阳古城保护利用成果,加强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传承,构建城市文化符号展示系统,推动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肌体血脉;完善城市形象与气质设计,协调建筑风格、色彩、圈层以及区隔点缀,实现城市天际线优化与功能组团有机统一,打造古韵新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层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家教家风、文明乡风,提升社会文明素养、市民精神风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引进举办国际国内高层级的文化展演和竞技体育赛事活动,扩大“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会、展会影响力,推动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大力培育“文化襄军”和乡土文化名人,推动文艺创作与市场、网络、群众、乡土更加紧密结合。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行“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规模壮大。

19.涵养城市生态功能,彰显丽质天成的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美丽襄阳建设纵深拓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域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十年禁渔”等重大决策。优化全市水系布局,加强水体污染防治,深化临水综合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山体、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节点增绿、廊道植绿、立体布绿”行动,构建全域覆盖的“水网”“绿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城市通风廊道管控,开展工业集聚区连片综合整治,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污染源排放全面达标;协同推进“一江五河”保护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安全;加大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力度,全面加强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广循环农业产业模式,推动农业向绿色生产转变;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普及绿色建筑。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居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动全社会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六、积极探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着力点放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20.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坚持绿色导向、标准引领、质量保障,稳定粮食产能,保障农产品供给。大力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壮大粮油、茶叶、稻虾(渔)、林果药、现代畜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建强、唱响“中国有机谷”,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力度,打造“5G+智慧农业”,完善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实现助农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生产、供销、信用一体化。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严防农地非农化,严守耕地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服务支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深入实施“水利补短板行动计划”。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完善枢纽型关键节点、区域性核心节点和主产区基础节点等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健全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社、农超、农企对接和产地直供销售模式。

21.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完善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建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专业服务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四支队伍”;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和外出务工人员、企业家回乡创业。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综合产权交易体系。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和集体规范化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服务互助合作试点,激活农村资源资产资本要素,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能。

2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打通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推动城乡要素、产业、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力,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加大外来人口就业、住房、教育配套扶持力度,建立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异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促进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环境整治、设施配套、服务升级为重点,全面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实施“三双”工程,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贯通“南保谷”的山区旅游循环路网,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光纤覆盖、电网升级、能源替代,推动数字技术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融合运用,建设数字乡村;全面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配套完善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场所、设施,统筹解决农村公共服务失衡问题。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分类推进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乡村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村、历史文化村、生态示范村、休闲观光村等村庄,留住乡情、记住乡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坚持“产业振兴、一村一品”思路,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手工业、提升休闲旅游业、壮大新型服务业,打造集群成链、价值更高的乡村特色产业,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腰包鼓起来、笑脸多起来。

七、坚决落实市域治理现代化新要求,释放制度优势磅礴伟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市域治理水平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为经济社会良性运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23.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突出载体搭建、规则构建,统筹政府、市场、群众力量,推动多元主体间的民主、平等、充分协商,实现普遍、广泛、深度互动协作,共同建设治理体系、共同实施治理活动、共同分享治理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提升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升政府优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和利益调节、资源调配的能力;加强“代表之家”、委员联络站建设,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大力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吸引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踊跃参与治理服务;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维护等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治理局面,高水平建设平安襄阳。坚持依法治理,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深化法治襄阳建设实践中加快市域治理现代化。

24.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更好发挥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作用,构建配套精准、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扩大乡镇(街道)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经营管理、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权限,强化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乡镇(街道)管理扁平化、规范化、精细化。持续深化社区治理改革,优化“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健全“双报到”常态化机制,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质增效,全面推广“红色驿站”、邻里中心建设;完善“三方联动、多元共治”工作机制,建好用好管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创新社会力量组织方式,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强化社区为民服务功能。完善村级治理机制,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体现法治精神、富有乡土特色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促进农村群众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互助合作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协同发力,引导推动广大群众共建幸福家园、共创美好生活。深化网格化管理,优化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实现社会风险防控和局面稳控有机统筹。

25.提升智慧治理水平。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效治理,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全方位推进5G融合应用,把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嵌入治理全过程,深入实施社会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十大工程”,打造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大脑”建设,统筹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数据化管理,构建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识别、网络化行动协作的智慧治理平台,提高“数字感知”“智能响应”“联动处置”能力;突出“镇街中脑”调度枢纽定位,加强乡镇(街道)层面信息汇聚和指挥调度功能;提升“社区小脑”民生服务功能,搭建社区基础数据库和社区管理平台、市民服务平台、社会参与平台的“一库三平台”智慧社区云;发挥“小区微脑”末端作用,统筹布局各类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完善集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实现城市治理“多脑协同”。

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民生事业温度质感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民生保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6.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壮大成果共享根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各类新就业形态发展。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基地、众创空间、“梦想小镇”等平台建设,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归国留学生等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健全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欠薪保障制度。

27.兜住底线、筑牢后墙,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体系全覆盖。统筹推进城乡低保发展,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稳妥推进社保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社会帮扶救助体系。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物业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让居民住得更加安心舒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普惠性养老服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28.生命至上、健康优先,筑牢医疗卫生保障。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健康保障水平,全域高水平推进健康襄阳建设。突出预防为主、精准覆盖,加快健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承办医疗机构;健全家庭医生制度,增加医疗服务有效供给。注重平战结合、医防协同,全面提升疫情处置和医疗保障能力,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卫生健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发展,增强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立足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构建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制,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联动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9.立德树人、培育新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积极做好托幼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以县(市)区为单位制定实施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标准化建设,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差距。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多样发展,增加优质高中资源总量,扩大襄阳高中教育品牌效应。下大力气办好县城高中、乡镇初中。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紧跟产业变革优化专业设置、健全教学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教学与实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尹集大学城,引进更多知名高校来襄建设分校,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文理学院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特色发展。抓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九、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聚规划实施和远景目标实现的强大合力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0.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过程,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本领,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决策重大事项等工作机制,加强全局性重大工作的过程监测和实时调度。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制度、政绩考核制度,强化目标督查、跟踪分析、效果评估、结果运用,确保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

3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尊崇遵守党章、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落实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关心关爱机制,引导干部先行先试、敢闯善为。持续改进作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政治巡察常态化、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32.强化法治保障作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培养法治思维。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聚焦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事项开展立法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严格遵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支持和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司法权公正高效运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部署落实落地。

33.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强化人大立法保障、监督督促等职能,发挥政协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作用,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献计出力,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不断凝聚向心力、提升领导力。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最大限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汇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有效防范风险,有力应对挑战,和衷共济、团结一心,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894100c8-0b09-48dc-9d53-a52ddae060d8.jpeg

点赞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