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 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发布最新公告
浏览量:2038 2020-09-18
9月17日,教育部宣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自2020年10月1日起,驻外使领馆不再受理开具申请。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请的,驻外使领馆根据留学人员意愿提供相应服务。已经受理、使领馆开具时间晚于2020年11月1日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仍然有效。
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在减轻留学生不必要麻烦的同时,也推动着人才评价体系的渐次科学完善。
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毕业归来,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未必是就业,而是就业的“前序工作”——办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而今,对“苦证明程序久矣”的留学生们来说,有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9月17日,教育部宣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自2020年10月1日起,驻外使领馆不再受理开具申请。
在该消息的跟帖区,画风普遍是这样的:“喜大普奔,昨天还问了中介,中介费330刀,寄回国内40刀,省钱了省钱了!”“能网上办理,就不要现场办理,能取消的就取消,这思路没错了。”足见取消此项证明触碰到了很多留学生的痛点。
本质上,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利好对留学回国人员的辐射——简化留学回国人员办事程序、方便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和生活,也是“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导向的映射。在此之前,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刚需”,没有这道证明,留学生们回国就业、升学等都麻烦重重。
而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需要在外留学人员首先到我驻在国的使(领)馆教育处报到和注册登记,并在学成回国工作前,按照其规定提供有关材料,申请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虽然可以通过网上办理及委托第三方办理,但要上传相应资料,办好后通过邮寄寄回,也需耗费时间与精力。正因如此,围绕办证,出现了委托办证的市场。
没有这道证明,留学生身份其实也能得到证明——留学人员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留学人员自愿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等。还可通过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
也就是说,要确认留学生的身份,不需要有关部门再进行“确认”办证,有关部门根据留学生提供的材料就可做出认定。可以预见,减少这类无谓的证明后,也能减少折腾,增强留学生的向心力。
实际上,国务院此前就曾要求,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就属于通过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类证明。
这也要求有关部门转变工作思路,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比如,对于留学生出国留学、用人单位评价、留学生认定等,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公布我国认可学历的海外高校名单,防止留学生被“野鸡大学”所骗,还有有人拿“野鸡大学”的文凭来欺骗用人单位。
进一步讲,在出国留学日益大众化的新留学时代,留学已成常见选择。在此背景下,用人单位评价人才,也不宜只看留学生的身份,而要重视留学生的能力,要核查留学经历的真实性,更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而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就是在“该减的减”中减轻了留学生不必要的麻烦,也推动着人才评价体系的渐次科学完善。
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举措。在留学人员能提供录取、毕业材料等表明其留学生身份的情况下,还要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多此一举。同时,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也是人才观念转变的大势所趋。随着留学日益大众化,留学生的光环正在消退,仅仅有留学生身份而无核心竞争能力,就会在就业市场中丧失优势。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用人单位更加重视人才能力而非学历。推进放管服改革,不只是放权减证,还需要有现代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服务。教育部门等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有关出国留学的信息公开,引导留学生选择合法的有资质的学校、教育机构,让留学人员能接受货真价实的留学教育。
二是营造平等的就业竞争环境,以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公平就业环境,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发展事业。
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留学回国人员办事程序,方便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和生活,教育部决定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现公告如下:
一、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自2020年10月1日起,驻外使领馆不再受理开具申请。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请的,驻外使领馆根据留学人员意愿提供相应服务。已经受理、使领馆开具时间晚于2020年11月1日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仍然有效。
二、《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消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留学人员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留学人员自愿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可通过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证明有什么用?取消了对留学生有什么影响?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有什么用?
这是各类留学回国人员重要的身份和经历证明及购买免税国产小汽车的凭证,而且他们在创办企业、安排工作、落转户口、子女入学、多生子女上户口、购置住房、申请国内各类科研基金、评定职称、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国家或各地、各单位给予留学回国人员的各种优惠政策或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买免税车,部分城市落户需要,部分公司办理入职也需要!
证明取消福利也会取消吗?
不会的!原文说得很清楚,只是取消了这个证明,如果相关单位需要,可以通过其他材料来证明你是留学生,而不用单独开具这个证明!
今年,教育部明确说: 疫情对留学生的影响是暂时的!国家依旧重视留学生群体,留学生身份备受优待和认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最近针对留学生出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大家就放心吧,背后的福利政策是不会取消的!
对留学生有什么影响?
1.简化流程
之前办过《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都知道,流程非常麻烦,三四天才能搞定。现在又由于疫情不便等多方原因,就更困难了,新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让即将毕业准备回国的同学们直接省去了一个步骤,少一些麻烦!也能给使馆减轻一些新政压力!
2.注意保留其他证明材料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即将成为历史,但就像教育部说的那样,考虑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实际需要。像学校和机构的录取材料、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进修证明等这些具有证明效用的材料大家可一定要保存好。必要时也是一个有效证明!
《证明》对留学生落户很有用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可以让我们享受一些大城市的落户政策,还可以免税购车。特别是对一些回国创业的同学,还可以享受一些政策的优惠,比如办公场所的免费和创业补贴。”全英学联文化推广部部长、格拉斯哥中国学联的荣誉主席张珂通告诉记者,此前这份证明对不少同学很有用处的,“尤其是落户”。
留学专家、广州某留学机构总经理唐泽坤介绍,《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制表,由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证明材料,是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内就业、升学、海外学历学位认证等的重要依据。根据目前政策,留学生回国需要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材料准备较为复杂,该证明可用于办理城市落户、购置住房、报考公务员、申请国内各类科研基金等。
毕业证护照等均可作证明
教育部指出,《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消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留学人员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留学人员自愿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可通过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
教育部这一举措除了进一步简化了留学人员回国的手续,让他们更便捷地回国就业及生活外,还体现出教育部在鼓励学生出国学习深造的同时,也欢迎留学生们回国发展,享受国家或各地、各单位给予的优惠政策。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并不代表留学生应有的政策优惠及福利没了,相关组织和机构将会根据留学生提供的其他证明来执行。
来源 | 教育部
安卡:
还真是越来越便利了 点赞
0
0
举报
创成汇:
回国是越来越方便了[点赞]
0
0
举报
周山海:
信息公开话 留学人员。针对于海归人才方面是有利的
0
0
举报
138****0861:
欢迎回家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