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库 >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业务有什么本质区别?
浏览量:1667 2020-03-04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医药相关政府部门政策频繁发布,旨在加速药品的审批,提高药品质量,鼓励创新药大发展。仿制药带量采购也一轮又一轮推进,预期此后也将会常态化,医保资源将更多地向临床急需用药、重大病域创新药方面倾斜。在政策的推动之下,无论是新兴科技公司,还是传统药企,纷纷将资源砸向创新药,虽然目前大多还是中国式创新,但能够预期越来越多中国烙印的新药将会上市,甚至走向海外。
在创新药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在与国内外众多的竞争对手厮杀中逐渐脱颖而出,在国内市占率逐渐提高,各个细分子领域也有不同的国内企业实现进口替代。
在A股市场上,成功转型创新药的龙头恒瑞已经成为一个标杆,器械方面,创伤类骨科耗材的大博医疗等企业股价表现也不俗,而在港股市场,过去一年涨幅350%的春立医疗以及涨幅104%的爱康医疗则成为闪光灯下的焦点,近期又有启明医疗等企业上市,可以认为,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重点所在。本文将对创新药与医疗器械业务模式进行对比,阐述它们的本质区别。
一、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的创新模式不同
创新药本质上卖的是专利,而器械卖的是复杂的精密制造系统。
创新药具有很高定价权的原因是,专利保护了相应的分子结构(化学药)或是氨基酸序列结构(生物药),其他药厂在专利保护期内不能仿制。而一旦专利到期(通常二十年),仿制药企纷纷进入之后,属于这个分子结构或是氨基酸序列的药将会因为竞争大幅降价,一般来说,这个药的生命周期就差不多走完了。
创新药的研发往往具有发散性,创新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不一定产生于龙头药企,龙头和小企业具有类似的成功概率,几十年前不到一半的新药是小药企研发出来,到现在已经超过3/4的新药最初来自小药企。同时,创新药领域颠覆性的迭代比较多,永远会有不知道散落在哪里的小珠子冒出来的一个非常厉害的创新,把该适应症的药品格局搅得面目全非。比如治疗EGFR突变的肺癌的药,在第一代、第二代的EGFR抑制剂之后,阿斯利康研发出来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有望直接挑战第一代EGFR一线用药的地位,成为该领域的首选药品。
而医疗器械的研发往往是螺旋式的,技术是改进型进步,不断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和进步,与工业基础、产业链发展相关,也与公司的硬实力相关。
医疗器械由于是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产品,仿制难度与药品相比,也会更加复杂。以医药龙头恒瑞和器械龙头迈瑞相比,研发岗位的招聘所涉及的学科中,医疗器械涉及多门学科,而药企主要涉及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主要生产髋关节假体及膝关节假体的爱康医疗与春立医疗,生产的产品要涉及力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此外,相对来说医疗器械上市后医生的学习曲线较长,医生对某个品牌的医疗器械粘性大,同样放量也相对较慢,这也是为什么细分领域的医疗器械,比如心脏支架、骨科耗材等,进口替代需要花上五年十年。而创新药在上市之前需要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撑,只要具备优秀的临床数据,导入期会更短,放量会更快。器械被市场接受所需要的时间,则相对比较难以判断。
二、创新药天然逆集中,器械偏向龙头
器械领域强者恒强的概率是更高的,反而创新药领域是逆集中的格局。
由于创新药领域的颠覆性迭代多,小药企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概率会更高,比如在丙肝领域一骑绝尘的吉利德,一个1987年成立的初创企业,目前是市值800亿美金的抗病毒龙头。而医疗器械的颠覆性迭代少,后来者撬动先行者的概率相对会小,长期来看是一个逐渐集中的趋势。
通过观察美国医疗器械(尤其是高值耗材)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细分领域最后就几家龙头瓜分70%-80%的份额,且保持N年不变。骨科的强生、史赛克、捷迈;心血管领域的美敦力,雅培,波科,影像领域的GE、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大多由产业龙头引领,比如GE,能够一直引领大影像行业的技术进步,很少有小企业能够颠覆他的优势。
同时,器械龙头进入新市场成功的概率更高,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器械龙头美敦力,以起搏器业务起家,通过多年的「内研+外延」公司已拓展成为集心血管、微创治疗、恢复性疗法、糖尿病四大业务集团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各细分领域都有非常强的实力。
总结起来就是,对于医疗器械而言:
1.时间的积累不可跨越;
2.客户群体在产品升级周期中不断拓宽。
器械的优势累积,是全方位的,随着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多年,会不断优化升级产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药品的研发上市,拿证的时间节点就可能决定了市场的最大空间,壁垒的高度和厚度,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参考资料:
1.青侨阳光,《对于药-械业务特性的一些思考》
2. 天风医药郑薇团队,《迈瑞医疗百场路演疑问反馈与价值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九霄投资
携手强大专家团队
三大基金坐阵
助力企业成果落地转化
聚焦专业技术领域,对接更加精准
这场投融资路演活动你不能错过!
【项目领域】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及生物技术领域早期创新创业项目
【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3月14日
【报名通道】:创成汇平台
周山海:
创新药物 医疗器械 感恩提供的渠道
0
0
举报
明奕:
医药投资周期比较长些,但同样收益也高
0
0
举报
爱IT男孩:
医疗器械更新迭代周期比较长,投资会更更好。
0
0
举报
Star:
卖专利的是创新药,而卖系统的是医疗器械
0
0
举报
獬豸:
💪💪💪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