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 这就是山东系列9|山东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聊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浏览量:1777 2020-11-24
聊城是湖、河、城溶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因古有聊河而得名,傍水而生,因水而兴,被誉为“江北水城”、“中国北方的威尼斯”,碧波荡漾的水域足足占去城区面积三分之一。都说人是水做的,聊城又何尝不是呢?。
聊城市西部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与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和河南省为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聊城市境内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水养育出了聊城人沉淀深厚老实的人格品质和踏实勤劳的老黄牛精神。
(聊城市城市鸟瞰图)
聊城有着深厚的历史,6000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境内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2020年10月,聊城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至今为止,聊城不断努力,发扬自我,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荣誉称号。
(聊城火车站外景)
同时聊城是山东省交通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让聊城成为了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截止至2020年10月计算,聊城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40家、省级创新平台219家,引进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8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累计邀请15名院士和200余名高层次专家进行交流服务,签约项目52个,开展技术合作、解决技术难题500余项,为聊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院士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广大企事业单位传经送宝、排忧解惑,与聊城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在全省率先启动“质量链”工作,实现产品质量数据永久留存、可追溯。
提升营商环境,诚邀企业入驻
对于企业来说,营商环境评价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对于政府来说,营商环境已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科学的营商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必须考虑到企业投资、经营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优化营商环境,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障公平竞争。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基石和灵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一个地方政府讲诚信、重法治,能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打下良好根基,往往它的经济也会比较发达。在大力实施的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中,聊城市明确要求不能“新官不理旧账”、避免恶性竞争、严惩失信行为,将政府诚信建设提上日程,为经济活力充分迸发提供肥沃的土壤。
聊城市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聘请的改革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综合运用专职督查和纪委巡察,深入开展实地督导、暗访和第三方评估,坚决纠正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
聊城市按照市县同权、同步放权要求,精简下放权力,梳理确定市县权责清单。围绕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以创新求突破,向改革要成效。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关键环节,着力破解“一次办好”的痛点、难点、堵点,全力以赴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聊城市积极践行“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服务理念,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模式,把服务的身子弯下去,把企业的地位抬上去。
山东省聊城市委市政府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承接省政府办公厅推出的电子证照应用、告知承诺制改革、“一链办理”“一业一证”等全部4个试点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工作大提升。推行电子证照应用改革试点:聊城市已开展“外省公司开设省内分公司”“道路交通领域执法”“工程建设领域施工许可办理”三个电子证照应用场景的试点工作,推广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服务。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聊城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梳理形成告知承诺制实施目录,探索以告知承诺制方式实施行政许可。深化“一链办理”改革试点:通过梳理事项、精简清单等措施,形成了128项链条,搭建了“一链办理”双平台,致使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平台与专网的信息互通共享。持续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107项链条压减材料1579件,精简率为41.39% ;26项高频一链的一表申请表单优化率为31.69%。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合并多张准营许可证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形成一个行业许可的“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网通办、一证准营”新模式,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难题。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制作了16个试点行业工作规范。
展望国家级高新区,产城融合绿色制造
聊城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局长郭中哲介绍《聊城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指出:聊城市高新区规划范围北起黄河路,南至南环路,西起光岳路,东至四新河,规划区总面积约为22.94平方公里。通过“引领绿色智造、实现产城融合”的总体发展策略,聊城市委市政府将高新区规划区总体定位为低碳化、智慧化、集约化国家级生态高新产业园区。区域功能定位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园和聊城市科技创新基地。
同时聊城市市委市政府《规划》中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共存和融合,注重环境、崇尚自然、关注人文。贯彻土地、水、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聊城市高新区规划总人口为1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4.5万人,企业流动人口为1.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约21.46平方公里。高新区整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板块”,以九州洼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服务设施为中心,形成生产和生活两大板块。依托规划区产业发展现状,具体形成“一心、两轴、三区、七园”的规划结构。其中的“一心”是指,九州洼湿地公园是该片区的“绿心”,也是高新区的景观核心。“两轴”是指,沿着湖南路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和沿中华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沿两条城市发展轴布置展开;“三区”是指两个生态居住社区和湖南路以南的服务业聚集区。服务业聚集区主要以综合体商业、总部办公、金融业、法律服务、科技孵化、行政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主;“七园”是指依托高新区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布局,形成的七个产业功能聚集园区。聊城市将高新区分为“智能装备产业园”“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园”“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七个园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聊城市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规划,为环境质量和社会条件制定目标,利用各种指标监控城市进展,衡量所取得的成就,审视自我,追求发展。真切落实中央所传达的“双创”精神,将城市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来做。
关于创成汇平台
创成汇平台就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而应运而生的专业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平台,旨在以线上为服务载体,整合国内外优质双创资源,采用大数据、智慧智能等高新技术理念和互联互享的物联网先进产业模式,从而搭建起政府、企业、资本、创服为一体的生态链。
至今,平台已服务政府机构272+家,举办的双创赛事活动达到326+场,入驻企业92800+家,为地方政府引进高层次落户企业236+家,拥有超百万线上创业资源。
创成汇提供优质的双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三招三引、企业服务、活动承办、投融对接、创业孵化、科技园区运营、产业基金运营、双创平台运营,以及智慧化产业升级等。
这就是山东系列:
这就是山东系列10|“孔孟之乡”——济宁绘就城市发展新蓝图,聚焦鲁南中心城市地位
这就是山东系列9|山东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聊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这就是山东系列8|新旧动能转换成绩“亮眼”,山东泰安如何破局产业发展桎梏?
这就是山东系列7|山东经济发展“最快”城市,日照点燃新经济发展强引擎
这就是山东系列6|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这就是山东系列5|威海打造精致城市,未来这些产业集聚经济新动能
这就是山东系列4|崛起!淄博“特区”以科技之名构建国际城市新名片
这就是山东系列3|山东三巨头城市之一,未来有望晋升新一线,发展不可限量
这就是山东系列2|致敬青岛梦!2022青岛将建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这就是山东系列1|解读山东“最有发展潜力”城市潍坊,以下六个“新技能”帮你解锁答案
创成汇:
[点赞][点赞]
0
0
举报
周山海:
江北水城
0
0
举报
森林:
制造创业者福音
0
0
举报
靳舒平:
山东聊城,崛起之城!
0
0
举报
姜莹:
之前去过聊城,地方不错,有机会的话想到当地发展发展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