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访 > 以项目专利为落脚点,他如何助力环保事业
浏览量:4144
这次我们要采访的创业者叫孙峰,73年生人,95年从辽宁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毕业,但他和我们讲到,读书时他虽然担任团委组织部长,但是他的学习却不仅限于本专业。
“我曾经有段时间对于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自动化专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自学了许多这些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今后能成为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做铺垫。”
大学毕业后,孙峰在辽宁省农业技工学校担任化学教师工作,并且在1997年时进入计算机工程领域,并参与到计算机的应用语授课,在软件和硬件维护方面的技术得到了实际应用,还参与了网吧等小型网络工程的组建,其中有满天星等网吧。
“1999年我在工作的同时结合本专业发明了:尾气排放物质回收贮藏设备,这是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环保经济实用性设备,可以适用于锅炉等燃烧设备。”他骄傲的告诉我们:“虽然由于条件限制没能继续使用,但是这为我接下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002年,我进入沈阳东翔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做监控主机的组装和维护工作,并且进入土建框架现场施工。那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不久的小型弱电工程公司,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电器维修的实际操作经验。”
两年后,孙峰在辽宁兰捷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做工程售后服务工作,在售后服务部经理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许多工程故障的紧急抢修。
“2016年,为了进一步响应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国家创新驱动”伟大号召,我总结了近二十年的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经验和一本写了近二十二年的“工程师日记”,从日常所思所想出发,重新梳理并完成了108项创新项目总纲,以七大项目为专利集群,主要方向是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生态重建,在12月23日注册成立沈阳地上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2018年3月获得七项专利证书,使用个人房产贷款完成了初始知识产权的申请,为进一步获得资金注入奠定了科技基础,2018年6月,企业七大项目项目获得APEC中小企业最佳创新实践奖状和奖杯,同年7月获得中国第十五届科学家论坛组委会特约嘉宾邀请,将参加9月12-13号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国第十五届科学家论坛和以“礼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主题的联谊晚会等国家重大表彰活动。”
“我项目的名字叫零排放计划。”他解释道:“是基于大气环境污染下的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生态重建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电动汽车续航能源站、新型智能节能制冷系统、全智能遥控驾驶控制装置、用于温室大棚增产的烟气回收设备、余热回收式双向节能淋浴系统、温室气体净化转化及热量回收系统、新型密闭防渗漏加压节水温室系统,这七个项目专利,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参加本次‘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也是希望能够提高一个曝光量,寻找投资人。”
目前大赛已经进入区域路演阶段,想要第一时间获得大赛资讯,请关注大赛官网(www.chuangcheng.org.cn)。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